:“您怎能不顾我娘,您答应过她什么?怎能任由旁人轻贱我娘?”
王译信反问:“你又知不知道你娘的身份?她还不够丢脸?”
“那次的事是意外不是吗?我娘被顾三少给害了,您不说给我娘报仇,还嫌弃我娘,爹,您太让我失望了。”
“既然你觉得失望,就别再来找我。”
“娘说你变了,爹忘记了答应过我的话。”
“记得。”
王译信痛苦般的合眼,正因为记得,才更愧疚蒋氏和瑶儿,“璇儿,你是我女儿,既然我和你娘生下了你,我就不能不管你,不能只是一味记得你的错处。”
“我关心我娘有什么错?爹到底怎么了?”
“错得是我,等教养妈妈请回来,你便明白些事理。”
王译信直接进了房门,在王芷璇跟进去前,砰得一声紧紧的关上了门。
王译信在屋子里高声道:“黄鹤楼的丑事我不会追究,在顾大人面前,我如果有勇气的话,你娘也不会……你叔伯不会再为难她,你既是个孝顺的女儿,就好好的孝顺她罢,没有我……她许是过得更好,更自在。”
“毕竟在她心里,儿女比我重要得多。如果她不是官奴,我,我许是会放她离开。”
就如同他以前做过得一样。
王译信忘不了亲人逼他休妻扶正殷姨娘时,殷姨娘说过的话,我要长长久久的陪着四爷,做四爷的妻子,这不好吗?四爷也是钟情我的……
王芷璇当时也说过,爱她就要让她做真正的夫人。
王译信只留下了一封放妾书和一句话,‘找爱你的人做夫人去罢。’
“爹,你方才说得是什么话?您是不是听了谁的闲话误会了娘?您现在伤害这般伤害娘,您将来会后悔的,您开门先说清楚。”
一向自信的王芷璇此时有一刻的慌乱,王译信让她熟悉,又让她陌生,回忆方才王译信看自己沉重,又有几分怨气的眸子……莫非王译信也……王芷璇摇头,不会的,老天爷已经给她设置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怎么会让王译信也‘重生’?
王译信独自坐在椅子上,微微低垂着脑袋,散开的头发盖住了眸子,不想再见王芷璇。
他是恨王芷璇的欺骗利用,最后王芷璇也伤他最重,可王芷璇是他的女儿……他无法把王芷璇当作仇人看待,上辈子也是他把王芷璇宠得敢跟嫡母抗衡,是他妻妾不分,给了殷姨娘种种只有嫡妻才有的优待。
是他把蒋氏当作了摆设,糊弄了蒋氏一辈子,让蒋氏到死都以为自己最爱她。
“咳咳……咳咳咳!”
王译信每咳一次都像是撕扯肺叶,很疼,很疼,他的心更痛,似泡在黄连水中煎熬。
造成一切悲剧的人是他,他没有办法把责任推给旁人!
王芷璇的声音逐渐的远去,王译信的手掌盖住了眼睛,苦涩一笑:“你别怪我,以前我糊涂,我妻妾不分,把所有的父爱给了你,这辈子我也该偿还瑶儿了。”
上辈子他让王芷璇如同蜜罐子里的娇女,这辈子他也要让瑶儿过得幸福快乐。
“墨香,打水。”
“是。”
王译信重新梳洗了一番,洗去眼角淡淡的泪痕,虽然不再疼王芷璇,对她千依百顺,他也想让王芷璇明白妇德,操守,让她懂得什么是庶女。
想到王芷璇同四皇子之间的情谊,和她的那群爱慕者……王译信还愧对一人,永安侯王芷璇的丈夫。
永安侯一心一意对她,他养得出的好女儿却花心的紧。
王芷璇死在了太子的怀里这件事,直到很久很久还有提起,永安侯被人当作没用的男人。
随着太子一党垮台,他也出家做了和尚,其实当初皇上并没有问责永安侯的心思,毕竟永安侯是顾三少不多的朋友之一,可他还是执意恳请皇上回世袭爵位,而后遁入空门,他是不想再受世人嘲笑讥讽。
这辈子,不能再让王芷璇祸害永安侯了。
纵使身着旧衣,王译信依然显得卓尔不群。
“父亲,大哥,请听我一句。”
“老四,你说……”
王老爷子身体比以前更为瘦,一双陷入深陷眼眶的眸子很亮。
“殷姨娘的事情,怪我。”王译信面对父亲,深深的躬身,“是儿子带她出门,却没看管好她,一切都是儿子的不是。”
“你不是说过,你不知情?”王大爷在旁问道,恨恨不平的说:“你这样糊涂什么时候能接回四弟妹?”
“不劳大哥心,我会想办法得到夫人的原谅。”
“我做主处罚殷姨娘也是为了你,老四,你怎么还糊涂着?”
“我同夫人之间的问题,不是因为殷姨娘,如果我还糊涂着,将来有可能还存在柳姨娘,张姨娘……大哥,您就不必为我操心了。”
老爷子听着两个儿子争锋相对,低声道:“吵什么?都给我住嘴。”
王大爷和王译信闭紧了嘴巴,老爷子的目光在王译信身上停留了很长的时间,“你认识到错了?”
“儿子的确做得不够好。”
“罢了,既然你想留下殷姨娘,就留下吧。”
“爹!”
“我说此事到此为止。”
王老爷子警告般瞥了一眼王大爷,其余王家人不敢再多言语。
“老大,你别总是抓着四房的小事,殷姨娘是老四的妾,他想怎么处置,都随他。你多关心王家子弟科举才是正经。”
王家想要重振旗鼓,只能依靠科举了。
“老四在翰林院,是不是让老四帮忙打听打听?”王大爷撇开了殷姨娘的事儿,主动说道:“老四起码能抄出一些主考写过的诗词文章。”
“老四,你看呢?”老爷子问道。
王译信晓得不能拒绝此事,王家子弟纵使为官也不一定是好事,点头答应,“儿子尽力。”
王老爷子身体不比从前,让儿子们各自散去。
在房门口,王大爷拦住了王译信,仔细的叮嘱王译信抄主考的诗词最好是最近写的,科举哪一次没有猫腻?
只要不太过分,乾元帝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
“老爷子叫四爷回话。”
“大哥先行一步,我去看看父亲。”
王大爷掩藏起嫉妒之色,不管什么时候,老爷子最在意得人是老四,不是王家立嫡长的传统,老爷子早把他扔到一边去了。
“父亲叫儿子回来有事?”
“咳咳咳。”
王译信上前为老爷子递上了润喉的茶水,轻拍老爷子的后背,喉咙发苦:“爹……”
“老四同我说句实话,这次科举,王家备考的几个,谁能中?”
“瀚哥儿纵使过了乡试,名次也不会太高。”王译信冷静的分析,“大哥家的两个,乡试无望,二哥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