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亡妻的妹妹。
尹嘉颖见承恩公夫人面色难看,心底暗爽,就因为她在大姐姐面前说娘亲的坏话,弄得大姐姐几次同娘亲起冲突,最后她竟然在大姐姐选夫上横插一个杠子。
大姐夫看着样样都好,却是个多情的。
承恩公夫人的长女也只比大姐姐小一岁多,如果大姐夫样样都好,她为何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好人?
说什么继母都是黑心,偏向亲生的,她呢?她不偏心自己生养的女儿?
尹嘉颖默默的叹息,亏着后来大姐姐琢磨过味儿来,有什么事都愿意同娘亲说,如此她才能出面把大姐夫责难了一顿,纵使如此……大姐姐的一辈子的终身幸福也被她外祖家耽搁了。
“嘉颖妹妹,皇上怎么会突然来你府上?”
“不知道呢。”尹嘉颖笑容里没有一丝的不耐烦,俏皮娇憨般眨了眨眼睛,承恩公夫人生的女儿以为自己是天真无邪的?说几句话好,什么都肯告诉她们?她就那么白痴么?“我看皇上不是为我爹来的。”
“那是谁?”
“当然是为了顾大人。咯咯,秦姐姐这都看不明白么?不过,我看和悦郡主得罪了皇上呢,不知道会不会牵连到太后娘娘。”
“嘉颖妹妹多虑了,皇上对太后娘娘很孝顺的,以前我进宫陪伴太后娘娘,总能看到皇上在慈宁宫尽孝。”
“那就好。”
尹嘉颖顺势说道,皇上对太后孝顺?
是蛮孝顺的,皇上一直让太后娘娘在慈宁宫‘颐养天年’,若皇上在意太后,方才也不至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训斥和悦郡主。
和悦郡主到现在还只是个郡主,太后娘娘几次想给和悦请封公主,乾元帝就是不松口,太后也无可奈何。
……
“阿泽。”乾元帝站在顾天泽身边,含笑问道:“说吧,让人给朕送消息,所谓何事?你可别同朕说只是因为和悦郡主……”
乾元帝皱了皱眉头,目光中多了一分狐疑猜忌,这小子不会是看上王家丫头了吧,好事啊,明日他就可以让王家丫头伺候阿泽……
“臣只是突然想到了皇上说得一句话。”顾天泽一本正经,可仔细看得话,他的手指是轻轻颤抖的。
“什么话?”
“您想孝顺太祖高皇后,不想让任何女子在太祖高皇后之上。”
乾元帝拍了拍顾天泽的肩头,“臭小子,朕随口说的话,你还记得?”
“嗯。”顾天泽俊脸上带了一丝的腼腆,别扭般的扭头,“每一句都臣都记得。”
顾天泽心想,皇上应该打消了大半的怀疑,以后再见小七得小心一点。
第九十五章冲突
凉亭的风景很好,因地势较高,眺望可见尹家的全貌,旁边种下的一排排桃树枝头结出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不知是不是尹家的土壤好,还是说尹家有独特的栽培手法,尹家的桃树总是最先开放的。
粉嫩嫩的桃花花骨朵,分外的引人注意。
不大的凉亭,乾元帝在前,顾天泽在后,乾元帝时而回头同年轻的英挺少年说笑上几句,少年别扭的样子,又总能逗得长者开怀大笑……
伺机而动时刻准备接近乾元帝的朝臣,列侯此时轻易不敢上前,乾元帝和顾三少很像一对父子,他们中间的温情挺打动人的。
众人似有似无的目光飘向站在不远处的定国公,有怜悯,有嘲弄,亦有几分说出来的味道隐含在其中。
“定国公大人……”
王译信迈步走到定国公身边,拱手道:“下官有一事请教。”
定国公闻声看是王四爷,皱紧的剑眉拧成了疙瘩,一贯同王四爷没交情,他怎么会突然冒出来?定国公轻易不会卷起旁人的面子,温吞地说道:“王大人请说。”
尤其是在此时,定国公庆幸有人突然出现分薄自己对阿泽的‘关注’
王译信同定国公搭上了话,晓得定国公虽是武将功勋,却独爱行书,而且对书法亦有很深的造诣,王译信投其所好和定国公谈起书法,两人同样相谈甚欢。
有过前生几十年的yín侵书法,王译信又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大起大落,他对书法,对书画有许多人一辈子无法领略到的感悟。
以情如画,以情入字,使得他在书画上的造诣已经远超过当代名家,大家。
交谈中,定国公对王译信佩服得紧,心道,以前小看了谪仙王四爷。
他们两人以书画为背景引申到对儿女的教养中去。
王译信晓得定国公和顾三少的心结,每每一语中的,说得虽然是王译信对嫡女的愧疚,疼惜,定国公延展开想到自己和三儿子之间的事情,定国公摇头叹息:“父难为。”
养一个主意太正,又有皇上娇惯的儿子,更是难上加难。
王译信陪着定国公说话,本意是拉上关系,虽然顾三少的亲事捏在乾元帝的手中,可乾元帝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定国公的意见,王译信做不出说瑶儿坏话的事儿,在定国公面前表现得打算把女儿嫁给温润如玉的才子。
一旦顾三少忍不住把事情抖出来,王译信还可以同定国公商量怎么办,定国公可是个大大的好人,定然不会勉强王译信把女儿嫁给顾三少。
王家眼下还没分家,王译信不大愿意凑到乾元帝面前去,万一他得了乾元帝的宠信,官职有所提升,他这辈子别打算再摆脱王家的兄弟了。
不如沉默的,无能的混一段日子,等到父亲百年后,他提分家,王家人不会挽留没有用处的王四爷。
趁此机会结好定国公,于将来也是有好处的,王译信想得正美,听到一阵阵慌乱的脚步声,“国公爷,不好了,长信侯……侯爷被打了。”
“什么?”定国公面色凝重,“大哥被打了?被谁打了?”
对于长信侯的荒唐,定国公已经麻木了,好不容易从阎罗手中活下来的长信侯最近大有长进,把府里的那群妖娆的姨娘侍妾大多遣散了,只留下几个正派的,出身好的侍奉。
定国公也晓得经过上次的事儿,长信侯身体有些不中用,太医当着长信侯的面保证调养戒欲就能好……太医私底下却对定国公说,长信侯想要再行房是很难的。
肾水不足,金抢疲软,长信侯心上也对行房畏惧……所以这病是治不好的。
毕竟长信侯差一点死在女人肚皮上,这种窝囊至极的死法哪个男人还能心无旁念的继续宠爱侍妾?
定国公一边让人寻药材偏方,一边宽慰忘记此事的长信侯,他想着不行房对长信侯更好一点,省得侯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赶明儿请皇后选个端庄,贤淑,明理的大家闺秀做长信候的续弦夫人,左右长信侯原配留下了嫡子,不缺继承人。
长信候清醒后,比以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