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娇女 > 分卷阅读334

分卷阅读334

,蒋氏应该是开心的。

王译信挨得这顿打也让他彻底熄灭了劝父亲不要出继自己的心思,早一点离开那群至亲亲人,对他而言是件很好的事情。

纵使官声上有点影响,王译信也不在乎了。

原本他只打算分家的,如今出继反倒更适合。

随后,太医赶到了西宁侯府,给王译信仔细的,认真的摸脉,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王大人受伤很重,需要静养半月。”

“……”王译信眨了眨眼睛,低声问道:“太医是从哪里得了消息?”

“王大人放心,诊已经有人付了。”

太医对王译信毕恭毕敬,顾大人亲自吩咐,自己怎能不尽心尽力?

王译信颓然的趴在床榻上,不用问,又是顾三少!

这个小子时刻不忘证明存在感。

太医好心的低声说:“顾大人在宫里,皇上身边。”

“……我知道啦。”

“顾大人还说……”

太医见王译信回头,忙捂着嘴摇头,不敢再说下去,开了药方后,拾药箱出门前对蒋氏道:“蒋夫人不必担心,御史那边的折子不会太多,顾大人是这么说的。”

“太医,好走,不送。”

“啊,王大人养伤,不必送的。”

太医脚底下抹油极快的出门,王四爷太吓人。

王芷瑶见王译信咬牙切齿的模样,天真地问道:“有什么事么?”

“……他也能做太医?”王译信不好说顾三少如何如何,冷着脸庞道:“一点眼力都没有,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出入勋贵人家的。”

一般而言,太医是最会明哲保身的一群人,整日同达官显贵‘相处’,他们行事会很小心。

在太医看来,谁得到顾三少的帮助都是很荣幸的喜事,太医万万想不到王四爷会如此奇葩,结果太医马屁拍在马腿上。

王芷瑶在一旁暗笑,王四爷和顾三少较劲仿佛也蛮有趣的。

……

东厂长公刘公公奉圣旨去锦衣卫看卢彦勋如何为皇上办差的,他气势十足的进了锦衣卫,结果他是被东厂大档头搀扶出来的。

刘公公心有余悸地说道:“太残忍,太凶残,太无耻,太大胆,太……”

仿佛再说一遍卢彦勋的名字,刘公公会被野狼盯上一般。

大档头抹去额头的汗水:“难怪旁人叫他活阎王,锦衣卫有他,皇上只怕会更看重锦衣卫。”

本来刘公公没把卢彦勋当回事,可见卢彦勋审案后,他改变了看法对卢彦勋多了几分的忌惮,“他就不怕么?连皇子的亲近也敢……”

大档头道:“属下也不明白。”

虽然锦衣卫和东厂都会把皇子的消息透传递给乾元帝,然东厂的情报相对写得温和,除了重要大事外,在情报上诸皇子都很积极向上,体察圣心。

“罢了,本公公不同他争,既然他想做恶人,随他去!”

刘公公不愿意同疯狗争食物,“咱家看,他将来……比曾经权柄赫赫的纪指挥使好不了哪去。”

“属下看皇上的意思让东厂同锦衣卫学学。”

“咱家还能不知道?”

刘公公是贪财点且有点谋私利的小心思,他对乾元帝是忠心耿耿的,“以后呈给皇上的情报多说说皇子和重臣,事无巨细都呈给皇上。”

乾元帝敲打他的目的就是如此。

刘公公不敢再碰触乾元帝的忍耐底线,他还能为乾元帝效力,不愿去南京养老。

三日后,锦衣卫将涉案的人连同证据,口供送到了大理寺。

锦衣卫办事效率着实让百官大吃一惊。

本来牵扯到皇子,谁都会有点顾忌,会拖一拖案情,看看乾元帝的心意,谁知卢彦勋下手又黑又准,别说是三皇子的亲信,三皇子妃的娘家父亲,便是被传唤到锦衣卫的三皇子,也没得到任何优待。

卢彦勋不敢对三皇子用刑,可也让三皇子渡过了‘最特别’的三日。

三皇子到达大理寺后,有种逃脱升天的感觉。

这辈子他都不想再进锦衣卫的门。

软硬不吃的卢彦勋,着实让三皇子挠头,同时解卢彦勋到底想没想过以后的事情?

锦衣卫前任指挥使最后被凌迟的事情,难道卢彦勋不知道?

同文官朝臣抗衡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乾元帝随时都可以抛弃他们平息朝臣的愤怒。

锦衣卫办事有效率,大理寺卿等人为难了,该怎么判决?

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可是贩卖乡试考题的幕后主使竟然是三皇的岳父宁阳伯。

宁阳伯也是世袭伯爵,为开国功臣之后,自从做了三皇子岳父后,宁阳伯一直很低调,很少再朝廷上发言,世人都以为宁阳伯是一个老实人。

“好歹是宁阳伯,不是三皇子。”

这是唯一让主持三司会审的官员满意的一点了。

从证据上看,三皇子的确不晓得有人贩卖乡试考题,但问题来了,三皇子从王大爷那里得到了考题,他想做什么?

而且王大爷是怎么晓得考题的?

虽然考题后来被证明不准,但王大爷知道的考题的确是考题之一。

王大爷只是一口咬定是自己猜出来的,受刑不过,他说了是王译信猜出来告诉了自己。

他不敢说是王译信主使的,因为说了也没证据,更没人会相信。

王大爷只是强调王译信很有押题的天赋,因为他过继了王译信庶子庶女,王译信关心庶子科举,才押题……然后他一时贪念把这事告诉给了亲近的人,才被三皇子利用,王大爷几次强调他从未想过在乡试中获利。

王译信操纵了一切。

大理寺卿等人思量了一番,不如从王译信身上下手,也许可以避过直接面对三皇子。

然还没等他们命人传唤王译信。

顾三少到了大理寺,并带来了乾元帝的口谕,“王译信无罪无错,更不可能压中考题,此番乡试考题上的改革便是王译信像朕建议的,五套试卷随机抽取一套是王译信提出来的。”

得,大理寺卿彻底熄灭了寻王译信麻烦的心思。

“顾大人,皇上还有何吩咐?”

“皇上更想听三位大人如何结案。”

顾天泽淡淡地回道:“乡试再耽搁下去,影响了会试,到时候不会是小事。举子们寒窗苦读十年,万一闹起来……我还又事,先行一步。”

“顾大人慢走。”

大理寺卿等人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乾元帝给王四爷作证,谁敢质疑皇帝?

……

乾元帝案头摆了几封弹劾王译信的折子,“王老四过得着实不易,他的至亲之人哪里是亲人?仇人还差不多!”

顾天泽点点头道:“王家人一贯无耻,恨不得把他利用个彻底,亲兄弟在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