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娇女 > 分卷阅读435

分卷阅读435

看好谢安心,不是王译信用了手段,永安侯世子执意娶王芷璇,婚事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变故。

今生,前世的情敌又出现了,谢安心又来作死!

从永安候世子的脸上,王芷璇看出他对谢安心并没像前生一样无情,冷漠。

“没想到在此地能见到谢小姐,谢小姐也是,大好的年华非要女扮男装。”

王芷璇话语里多了几分嘲讽,“女扮男装的都是什么人?谢小姐出身高贵,此举并不妥。”

谢安心瞪大眼睛,能感受到王芷璇的敌意,侧头询问永安侯世子,见永安候世子轻轻摇头,谢安心反驳道:“你不是四皇子殿下即将纳进门的侍妾么?你有什么资格对我说三道四?我乐意女扮男装,你管得着吗?你不好好同马侧妃准嫁,四处闲逛,四皇子知道么?陛下知道么?”

虽然得乾元帝赐美妾,旁人更多的把王芷璇看作马明燕马侧妃的陪腾。

羞辱感扑面而来,王芷璇委屈的看向永安侯世子,欲语还休的模样可怜极了。

只可惜前生只要她落泪伤心就会哄着自己的永安候世子,连一丝心疼的表情都没有,转头对谢安心道:“走吧。”

一副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让王芷璇很受伤。

“可是……”

“不过见过两面而已。”

永安侯世子道:“她的事自有王家人管,你何必多嘴?”

“也是,我们又不熟,何必为她操心。”

谢安心随着永安侯世子离去。

王芷璇独自一人站在学堂门口,贱人!又来跟她抢男人!

这辈子,她不会再轻易放过谢安心。

……

“瑶儿,你该睡了。”

王译信敲了敲书房的门,月上中天,已经很晚了,“瑶儿,仔细身体,用功不再一时。”

只听到书房里传来碰碰的声音,射在窗棂上的烛火变得微弱……王译信无奈地说道:“别装睡儿,我在外面站了半天,瑶儿,我知道你还在熬夜看书。”

吱嘎一声,书房的门开了,王芷瑶怯生生站在门口,下巴没过去圆润,眼圈有点泛黑,低声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等我看完这卷,就睡,爹……在床上我也睡不着。”

“你为阿泽担心,我明白,更知道你相帮阿泽补遗,可阿泽还没出征,你就苦熬着,作息颠倒,你告诉我,你想熬多久?他这次出征,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两年,等他回京,你还命在?”

“我只在他出征之前想多看看苗疆的书。”

王芷瑶低头看着脚尖,“他出征后,我绝不会不爱惜自己。”

王译信心疼得紧,也晓得瑶儿固执,摸了摸袖口里装着的笔记,“你看出什么来了?”

“有很多不懂的,还请父亲帮我参详。”

“你先把我写的看了再说。”

王译信把自己熬夜整理好的笔记放在王芷瑶手上,道:“不过你今天先去睡,明日再看,我明日早点回来。”

随后示意婢女把安神补身的汤药端上来,王译信亲自送王芷瑶回卧房,“瑶儿,以后别再熬夜了,阿泽心疼,我也心疼。你得相信阿泽,相信我!”

第二百二十八章圣意

王译信为确保顾天泽平安,不被仇视他的人算计,真可谓煞苦心。

借着他为吏部侍郎之便,他把前生有名的四皇子党的官员调离川中,安全起见,王译信不顾得他们如今是否如前生一般靠向四皇子。

王译信种种大胆的动作,在朝野上引起了不晓得的轰动。

即便他被所有人看作是吏部天官的人选,他此时还不是天官,上面还有吏部尚书。

他完全无视吏部尚书的举动,有御史上书弹劾王译信,好在王译信在仕林中声望不错,又是有名的词臣清流,御史弹劾折子里的措辞给王译信留了点颜面,只说他越俎代庖,毕竟陛下明旨让王译信和曾经的御史们老大刘三本清理西北官场。

刘三本即便就任西北总督,还是可以影响御史们,如今的都察院都御使很难同消除刘三本的影响。

弹劾王译信的折子很快递到乾元帝面前。

内阁大学士悄悄打量乾元帝,暗自揣测乾元帝会如何处置越权的王译信。

过了一会,乾元帝靠在龙椅上笑了起来,指尖点着额头,做出沉思状,“是朕疏忽了。”

“陛下……”

“好在这份折子提醒了朕。”

乾元帝把折子重重的放在御案上,环视站在身前的五名内阁成全,“王卿只是吏部侍郎却做着尚书的差事,尚书在家养病,朕看他的病一时半会好不了,念在他为以往的苦劳,朕准他致仕,你们看朕提升王译信为吏部尚书如何?”

王译信升官的速度已经很快了,短短两年时间,从翰林院混日子的翰林成了吏部侍郎,已经创造了官场奇迹。

此时一旦就任吏部尚书,把持六部之首的吏部,朝廷上谁还能敢说稳赢王译信?

即便对王译信有些许关爱的首辅也不愿意面对一个得圣宠,强势,且有顾三少在背后支持的吏部尚书。

“臣请陛下三思。”

“王卿不适合做吏部尚书?”

乾元帝玩味的问道,“朕看他在吏部做得很好嘛,比如今尚书更得朕心,本不想太快提升王卿,御史的折子让朕……很为难呐。朕一向赏罚分明,王卿为国操劳,朕不仅没给他赢得的奖赏,眼看着他被御史弹劾?哪是明君所为?”

符合朕心意,这句话道尽了一切。

阁臣们不是没有本事,可他们都忘了乾元帝对顾三少毫无底线的恩宠。

王译信为顾天泽‘铺路’,做得再过分,只要不危机国朝根基,乾元帝都会支持。

“朕就不懂,不过是调离几名官员离川,怎么有这么多人上前唧唧歪歪?莫非他们……朕还动不得?”

“臣不敢。”

阁臣忙请罪,彼此交换了一个目光,不管他们平时有多少明争暗斗,在此时他们必得齐心说服乾元帝,他们有个统一的身份文官。

都处在文官利益集团之中。

文官集团不会只甘心做强势帝王的应声虫,阁臣体系给他们同约束高高在上帝王的本钱。

只可惜乾元帝身为国朝第二代帝王,太过强势,也太霸道,根本不给阁臣文官任何机会,他们只是臣子,遵从乾元帝的命令做事即可。

“御史上书也是职责所在,并非针对王侍郎。王侍郎处事公允,在吏部甚有威望,然毕竟他入吏部时间尚短,还需磨砺。臣以为有吏部侍郎照看,必然会让王侍郎受益匪浅。”

首辅当机立断,与其让王译信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还不如牺牲被调离川中的官员。

何况调离的官员又不是首辅背后势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犯不着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