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古代青云路 > 分卷阅读27

分卷阅读27

才,这也让很多想咬咬牙送孩子去读书的人家觉得前途无望。

现如今也就里正沈正德家的长孙沈林坤和沈正康家的独苗沈林成在江城县里念书。沈林坤在一家算是比较有名的私塾里念书,教书的夫子已经考上举人了,而且才四十出头。沈正德当时就把沈林坤送到私塾里念书了。至于怎么不去那三家书院,他们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沈林坤当时也7岁了,没有启蒙,书院不好进啊,与其去考核被刷下来伤自尊,还不如不去呢。

沈林成情况就好一些,怎么他爷爷沈正康也是个童生,给他启蒙妥妥的。等沈林成6岁的时候就去集贤书院参加考核,可惜没过。他们退而求次去了白鹤书院,这下才顺利的通过了考核。沈林成能进白鹤书院在沈家村的人看来那是天生读书的料,以后就是要当官的,所以他们对着沈正康一家很是恭敬,不敢冒犯。

如今听到沈振海家的长寿也去了书院读书,不管在三家书院中的哪一家读书,他们以后都要态度恭敬一些才是啊。长寿果然是个有福气的,他们没想错啊。

沈广志不敢太过得意,怕招人妒忌,只哈哈憨笑着回他们,“长寿去了集贤书院考试呢,没成想被他给考上了。”

集贤书院!!在场的人呼吸都下意识的一滞。集贤书院可是他们江州府最有名的书院,这么多年来出了多少的官员,更不用说数不胜数的举人、秀才了。

我的天,长寿也太牛了吧。5岁就进了集贤念书,以后前途无限啊。

人们不管是真心替沈广志他们高兴还是羡慕嫉妒都纷纷出言夸赞长寿,说他是个小神童;夸赞沈广志,说他有福气有个那么聪明的儿子。那话语露骨的不行,在沈广志看来都有一些谄媚了。沈广志心里有些不适应,但是也知道若是儿子以后考出来了,当了官,村子里的人估计个个都要扒上来。到时候更奉承、更露骨的话都有。

有时候一个人的地位真的很重要,它决定着你是享受众人恭敬态度的人还是必须对人恭敬的人。

没多久,沈广志家的长寿考进集贤书院的消息就传得满村子都是,除了几家看不得人好的人家在咒骂嫉恨沈广志一家外,别的村民都是心地不错的,虽然会羡慕,但是不会见不得沈广志一家过得好,羡慕之余也有人家兴起了送自家孩子去念书的念头,说不定自己儿子也是个神童呢,总不能自己儿子就是个傻的吧。若是自家孩子能读出来,到时候他们也能改换门楣,成为耕读世家了。这对子孙后代来说是件大好事啊。

沈青山一家都在沈广志他们高兴,沈广育兴致起了,都想喝两杯庆祝一下。沈青山则是高兴自己的眼光好,现如今家里的人和广志一家处得不错,虽然不会想着占广志他们的便宜,但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广志也会想着帮称一番。

沈正德对林景的印象很好,知道他考进了集贤书院,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想着日后他们沈家村能出个举人甚至官老爷什么的,那他们沈家村就能生活地更安稳了,即使有官差来他们村子税什么的,态度也不敢那么倨傲了。

第21章

村子里的人是怎么想的,林景一概不知。他在书院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一个月,也到放假回家的日子了。不知道家里的宅子建好了没有,爹娘爷爷奶奶姐姐过得怎么样,建宅子应该会累一些。他的木系异能已经到三阶了,可以为家人输送生命力了。

林景和刘明轩、陈世铭一起出到书院大门口,沈广志早早的就在大门口守着了。林景见到阿爹就高兴地扑了上去,“爹,我好想你啊。”一个多月没见了,阿爹又黑了一些。

“爹也好想你啊。你在书院有没有被欺负,有没有饿肚子。”沈广志抱起儿子,哈哈笑着,颠了他几下,感受到手里的重量增了一些,心里很是满意。看来儿子没有受苦,还重了一些呢。

沈广志也是知道儿子有些挑食的,就怕他吃不好。

林景蹭蹭自己阿爹的脸,乖巧的回答,“没有被欺负。也没有饿肚子。”

刘明轩眼热的看着长寿弟弟被别人抱着,好吧,那不是别人,是长寿弟弟的爹。可是他也好想抱长寿弟弟啊,刘明轩不甘的插嘴道,“叔叔,长寿弟弟被我照顾得很好,没有人敢欺负他,我每天都和长寿弟弟一起吃饭,长寿弟弟不会饿肚子的。”

“是嘛,那可真是谢谢你了。”沈广志低下头对着刘明轩道谢。他对刘明轩有印象,他是儿子在书院里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对着儿子很是友好,他很是感激儿子这个朋友。

陈世铭在一旁抿了抿唇,他也是长寿弟弟的好朋友,怎么能让刘明轩把功劳全抢走。

“叔叔,你好,我也是长寿弟弟的好朋友。有我在,长寿弟弟过得很好,我会把长寿弟弟喂得白白胖胖的。”

沈广志笑眯了眼,儿子的朋友对儿子好,他这个当爹心里也高兴。“那也要谢谢你。长寿才5岁呢,我们这些做人爹娘可不是放心不下,有了你们这些好朋友,我睡觉也能踏实一些。”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刘明轩和陈世铭异口同声的回答。

没多久来接刘明轩和陈世铭的马车来了,三人依依不舍的道别后各自上了车。林景和沈广志父子俩一个月没见,攒了一肚子的话要和对方说,所以父子俩聊了一路,要是有人从他们旁边经过就会听到一个小男孩奶奶的声音和一个低沉的男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沈广志父子俩一回到沈家村,遇到了不少村子里的人,他们一见林景回来了就笑着嚷嚷:“哎呦,我们的小神童回来了。在书院里过得怎么样啊?”

“我看长寿看着就是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唇红齿白的,模样还这么致,就像富贵人家里的小公子一样,合该是个读书的料子。”

林景没想到村里的人这么热情,不过还是笑着向他们问好,只说了一些书院里有趣的事情。态度不卑不亢,却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敷衍人,只觉得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听着心里就舒畅。

众人在心里喟叹,真不愧是神童啊,人家长寿和自家孩子一比,人长寿是天边皎皎的明月,自家孩子就是那月光下的一滩泥。没得比啊。

和村民们寒暄几句,沈广志也赶着牛车回家了,新宅子虽建好了,但是还不能住进去呢。还要等新宅子晾干完,再把顶棚给吊好,把请老木匠打制好的门窗家具安上,摆放好,他们一家才能搬进去住呢。

新宅子之所以能那么快建成,一则是沈振海直接到江城县请来专门给人盖砖房的匠人和小工,一共25个人。二则是不成文的规矩,哪家有像盖房子、打水井这样的大工程,村子里的人都会来帮忙,帮着做两天工。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阅读记录